您所在的位置:
 首页 > 出行导游频道 > 人文历史 > 医巫闾山风景名胜区人文历史概述

医巫闾山风景名胜区人文历史概述

2010-6-3 9:51:01   网友评论来源:医巫闾山网  
   复制链接 |   

  人文景观

  医巫闾山作为中国历史名山,几千年来的文化沉积厚重,从民间传说,到历史记载:发生在闾山,或与闾山有关联的人与事成千上万,其中,就帝王、名臣的医闾活动,就数不胜数,给这座名山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,有的记诸史册,方志,有的融汇在寺观殿堂楼阁,碑刻摩崖等景观上,有的则以神话传说的文学形式播扬在闾山的沟壑峰峦,城镇乡村。有好多重要历史人物的政治、文化活动,则是以闾山为依托,在大江南北叱咤风云,成为一代重臣、名将、高人、贤士。医巫闾山的人文景观,品位高,数量多,反映了这座名山几千年的文明史。尤其是辽文化、清文化景观,更是丰富多彩,在全国山岳型风景名胜区中独具特色,有着很高的历史价值,美学价值和科学文化、游览观瞻价值。

  观音阁游览区

  在古城西六点五公里处。面积五平方公里。在诸游览区中最负盛名。一方面因为这里有辽、元、明、清四代建筑的书堂、寺庙、亭阁景观,另一方面,这里是从辽至明、清以来,帝王将相高人名士足迹常到之处,碑刻摩崖数百处,点缀在庙堂、山谷、悬崖之间,弥漫着历史文化的浓重气息。尤其是清高宗乾隆皇帝,四到广宁,三登闾山,御制闾山诗两千多字,刻石立碑,名气骤然闻于海内,这种奇特的满清文化现象给闾山带来了巨大的影响。尔后嘉庆、道光两帝也先后数次到闾山祭山揽胜,留下了大量的碑刻文字。大阁游览区中,主要的景观有:

  医巫闾山山门:一九八七年,由清华大学建筑系设计,八八年施工。医巫闾山历史上没有山门,闾山山门的建设,由创意,到设计,到施工,表现了现代人的审美意识、情操和工程技术水平。闾山山门是别开生面的山门建筑,造型奇诡,令人耳目一新。有人评价说是门建之绝唱,建筑史上之奇文。四个版块,象四个打开的门扇,中间挖空的部分又是辽代古建筑大殿的剪影,散发出浓重的古代文化气息,与闾山的历史文脉相呼应。版块上面的八幅浮雕,把闾山从唐尧虞舜到明清绵延数千年文化与文明史展现出来。闾山山门成了闾山的标志,它的建筑美学价值将与日俱增。八幅浮雕的内容是:《舜封医闾图》、《屈子吟哦图》、《历代尊封图》《太子写志图》、《辽帝冬猎图》、《楚材幼读图》、《三贤抒怀图》、《清帝揽胜图》。

  大石棚,又称道隐谷。因为一千多年前的契丹太子耶律倍曾在这里学道读书,修真养性,所以得名。闾山的峰峦瑞气,终古神光造就了辽太子耶律倍成了大学问家,虽没有成就帝业,却在道德文章上达到了当时至极的顶峰,播下大辽一代文化昌盛发展的种子。辽从太宗以下七帝,除穆宗(第四帝)是太宗的后代,其余六帝,都是耶律倍的子孙后代,包括埋葬在闾山的世宗,景宗,天祚帝,都是耶律倍的后代。这种现象,使修辽史的贤达为之惊叹,认为是耶律倍的德高学富、神灵佑护的结果。大石棚是天然石洞,每当雨季,棚檐水丝如帘,形成石棚飞瀑的景观,称作水石奇观。乾隆写诗说:“列崖垂落水如帘,隔断尘氛静且恬”。

观音阁

  观音阁:明代称清安寺,清初改称观音阁。佛教寺庙。大雄宝殿供奉释迦牟尼等佛。门殿有弥勒像和四大天王像。庭院内古柏蓊郁、香雾缭绕。东侧上房,厢房为佛经碑室,藏有明永乐皇帝制序的“金刚经”碑二十八方和清乾隆皇帝御书“心经”碑二十六方。庄严肃穆,散发着浓郁的佛教文化气息。观音阁是省批准的闾山重要佛教活动场所。清虚禅境吸引着大批僧人、居士、信士和游人,到这里来谒佛进香,拜读佛经和开展佛事活动。

  满清皇帝蜡像馆:满清有五位皇帝──康熙、雍正、乾隆、嘉庆、道光,先后十几次到闾山祭山揽胜。御制闾山诗五十多首三千五百多字,抒发了这些满清皇帝对这座历史名山的崇敬之情。康熙写到:“万古镇幽州,秩祀同岱宗”。雍正写到:“壮观侔五岳,峻秩比三公”。乾隆写到:“万古为幽镇、千秋溯舜封”。嘉庆写到:“列岫森千尺,层峦叠万重”。道光写到:“落错珠玑峭壁间,一洗尘心冷然漱”蜡像再现了这些钟爱着闾山的满清皇帝的尊容,眉目鲜活,血肉充盈,好像与游人交谈着闾山的游感,赞叹着这座历史名山的千秋胜迹。

  旷观亭:医巫闾山著名文化亭建景观,原为辽时东丹王耶律倍所建“读书观景亭”,耶律倍去后唐之后,因年久失修而倒毁。清乾隆十九年于原址重建,并改称“旷观亭”。今亭为民国时翻建。亭为六角翘翼青布瓦铺盖古亭,建在一形若巨龟的山石上。亭柱上挂着乾隆御赐对联: “旷观号称名胜地,观光重到帝王亭”。乾隆诗中说:“山堂此日已为亭,眼底平陵碧海 ,应是辽王贮书处,至今秀色蓄眸青”。亭南两米,有一蟾蜍形巨石伏卧着,人称“石蟾东望”,山石景观,奇妙无穷。

莲花峰

  莲花峰:孤峰高举,壮如莲花,峭壁上有明代石刻“晴望”二字。据传,吕洞宾曾云游闾山,被闾山的云烟幼化,危峰凌虚的景色所陶醉,降笔在莲花峰上写出四个狂草大字:“蓬莱仙境”。至今,这几个深嵌在山石上的狂草大字,饮风浴雨,给游人带来快慰和遐想。莲花峰又称吕公岩。

  白云观:又称望海寺。原为辽代耶律倍所建“ 望台”,以警卫耶律倍的桃花洞读书堂。明时利用“ 望台”旧址,改筑成“白云观”成为明长城的一重要关隘,是辽东明长城的代表物。在“壁立万仞”的闾山第一石上,垒起一座古城堡,望海擎天,清时又建小观音阁于其上,所以又称望海寺。佛阁凌虚,古堡昂霄,为闾山第一胜境。白云观上建有大辽肖太后(肖绰)蜡像馆,展现了契丹族女政治家肖燕燕叱咤风云、驰骋塞北的飒爽英姿。游人登关凭眺,六重掩抱的医闾峰峦,云树苍茫的川原城郭尽收眼底。

耶律楚材读书堂

  耶律楚材读书堂:耶律楚材(1190-1244年)。字晋卿,辽东丹王耶律倍八世孙。楚材三岁而孤,母杨氏在闾山老祖峰前的山坳里,修建三间读书堂,教子读书,原书堂已毁,元时重建又毁,今又重建读书堂。楚材博览群书,精通天文、地理、律历、书数。元太祖成吉思汗取燕后,闻其贤,任楚材作中书令(宰相)。楚材事太祖、太宗三十余年,元代立国规模多由其奠定,功高德厚,清廉克已,垂青史册。终年五十五岁。闾山成了这位历史名贤梦寐眷恋着的故乡。他歌颂道:“无恙闾山三百寺,傲游吟啸老馀生”。“十载残躯游瀚海,积年归梦绕闾山”。“他年归去无相弃,同到闾山旧隐居”。“何时致政闾山去,三径依然松菊寒”。“闾山自有当年月,一舸西风赋式微”。楚材蜡像馆,逼真地再现了这位历史名贤的童年、壮年和老年的形象,游人似乎听至楚材的书声、琴声和心声。环堂而建的历史文化碑廊,把中国历史上褚遂良、王羲之、颜真卿、黄庭坚、米黻等几十位书法家的名墨勒石为碑,镶嵌在爬山廊的墙壁上,增加了这座历史名山的文化分量,使耶律楚材读书堂的文化气息浓重深沉,弥漫在医闾的峰石林泉间。

   [编辑:赵圣杰]
查看更多评论>>我来说两句(已有0条评论)
暂无评论
发表评论(欢迎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)
忘记密码? 注册 用户名:  密码:    匿名评论
本文欢迎转载,转载请注明:转载自风景网 [ http://www.fengjing.com ]
本文链接:
本文关键字莲花峰  白云观  观音阁  医巫闾山  人文历史
热门景区排行榜